台灣雕塑界的奇葩著名雕塑家施力仁先生  | 朱麗麗


台灣藝壇很多人都知道,施力仁董事長1982年在台灣台中市成立「現代畫廊」, 但藝品市場生態圈外,較少人知道,施董事長也從事雕塑及繪畫創作,直到2008年他躍進北京,建立一個推動當代傑出藝術家的「鑄造美術館」,在中國拓展他自己的藝術創作理想王國。2010年上海市靜安雕塑公園,豎起他的犀牛家族主題雕塑,飽含藝術性和人文關懷,在網絡票選中贏得最受上海市民歡迎的雕塑作品之一。兩岸三地的藝壇,開始稱他為雕塑家施力仁。

施力仁「犀牛」公共藝術雕塑
2011年深秋,臺北市信義特區的克緹大樓前廣場,矗立起氣勢雄偉的不鏽鋼犀牛,這件作品即是施力仁的大作。他的《奔向勝利》與《犀牛小子》兩件大型犀牛造型雕塑品,今年2014年1月28日落腳在台灣彰化費茲洛公園舉辦的「2014花在彰化」入口(原彰化縣溪州花博公園,廣達一百二十多公頃)。

施力仁向筆者提及,「犀牛」是他不變的創作主題,「犀牛」在地球生存超過六千萬年,遠在人類史前已出現在地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曾被中國古文化視為鎮邪神獸,古東方待為神獸麒麟的化身,許多重要文物將其作為象徵富足安康的符象,目前被列為世界保育動物,受到最高尊重的動物。架構在「犀牛」的主題,施力仁衍生系列創作出《哈雷犀牛》、《金鋼犀牛》、《奔向勝利》的犀牛、《犀牛小子》、《犀牛家族》……等作品,這些都是驗證其靈感與時俱進的代號,讓他從古典寫實轉進現代語彙,達成傳承與開拓藝術精神性的連貫進程。

《奔向勝利》雕塑作品,以犀牛老爸穩健雄厚體態,化身為具領導標誌的領袖,而尾巴則轉化為象徵勝利的火把,展現犀牛老爸強大保衛家園的能量,以及對家庭應負起延續與傳承的責任;《犀牛小子》雕塑作品,則以生動活潑的動感造型,前腳微彎像在奔跑跳躍,面部表情帶著一股精靈笑容,俏皮可愛充滿未來期望,並與犀牛老爹呼應親情。施力仁除「犀牛」主題,也以裸女、土狗為題做雕塑,還有獨特風格的獵豹繪畫。

施力仁以「現代顯古風,溯古而創今」,展現「現代與當代」的經營畫廊理念,轉用於其自己的雕塑創作;也因此,一般人從施力仁的「犀牛」雕塑檢驗「古風」,排除體積後,它的造形、敷彩、質感、神韻等塑造審美感情或視覺認知的外貌,可略窺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象尊(西元前16-11世紀)或商代後期犀牛、象形尊青銅造型(西元前14 - 11世紀);或與河北平山中山國王墓出土的戰國時(西元前475年 - 前221年)犀牛器座韻味做聯想;也會將其美感品味,相較於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戰國晚期秦時(約西元前三世紀),陝西興平豆馬村出土犀形尊或西漢的酒器,身上佈滿雲飾的錯金銀雲紋犀尊去相較,《金鋼犀牛》磅礡氣勢,無可置疑可從世界第八大奇跡,秦皇陵的兵馬俑見及精神意象。

為展現「現代與當代」的時代性美感,施力仁的雕塑作品在與現實互動後,「犀牛」造象不偏離自然界物象造型,卻可印證視覺物象,亦可符合學院要求的塑造美學尺度,將塑造美感與對象物進行對話;「犀牛」造象雖無法再現寫實的自然外貌,亦非為自然物象的變形,僅是套形自然物象後,提煉的離形概括造象,未架構在細緻、優雅、庸俗、滑稽、幽默、戲謔、諷刺、誇張、調侃和批判等美感敘述語彙,然其壯碩、彪悍外型下的內張力,秉然外放「現代與當代」氣勢。

現代雕刻淺見
雕刻家施力仁自1982年起在台中經營東西方藝術品,因此他深知,西方藝術史學家常將現代雕刻視為與繪畫等同重要性與地位。一般以形式或觀念強調「現代性」的雕刻藝術,常以「自然的美學」與「文化的美學」做區分。。

前者「自然的美學」創作靈感源自大自然原貌的啟示,像:原始主義或表現主義的繪畫情操,雖依現實原貌,但著重自發性、自由性、非自主性、無意識、感性,也就是帶有古風的具象或氣質型精神美的抽象造型,唯經驗、唯本能、唯抒情書寫夢幻、幻想和遊戲性意志,嫁接繪畫能的意象形象,解釋現代雕刻創作觀。例如:高更(Paul Gauguin, 1848 - 1908)、德朗(André Derain, 1880 - 1954) 、埃普斯坦(Jacob Epstein, 1880 - 1959)、傑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 - 1966)、杜象(R. Duchamp Villon, 1876 - 1918)、羅特魯夫(K. Schmidt – Rottluf, 1884 – 1976)、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 1876 – 1957)、亨利摩爾(Henry Moore, 1898 – 1986)、海普沃斯(B. Hepworth, 1903 – 1975)等。

後者「文化的美學」以絕對造型為創作基礎,認為藝術品不是再現現實世界的具象事物,而是創造具有相同強度的事實,參照繪畫表象,重奇特性與特殊性,藝術家以自己生活經驗的神話空間,帶形而上哲學的現代特質,暗示繪畫性空間與色彩,回收意象與理念。像: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構成主義、機動藝術、抽象表現主義、極限藝術、反極限藝術……等非形象藝術,例如: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 - 1954)、巴拉(G. Balla, 1871 - 1958)、克里翁(I. V. Klioun, 1873 - 1942)、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 1882 - 1916)、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 1973)、羅連斯(H. Laurens, 1885 - 1954)、史托爾(J. Storrs, 1885 - 1956)、阿奇邊可(A. Archipenko, 1887 - 1964)、羅西奈(V. B. Rossiné, 1888 - 1942)、米羅(Jaon Miró 1893 - 1983)、莫荷利‧納吉(L. Moholy Nagy, 1895 - 1946 )、亨利摩爾(Henry Spencer Moore, 1898 - 1986)、封塔納( L. Fontana, 1899 - 1968)、杜布菲(J. Dubuffel, 1901 - 1985)、大衛‧史密斯(D. Smith, 1906 - 1965)、席格爾(G. Segal, 1924 - 2000 )、齊基達(Edualdo Chillida, 1924 - 2012)、阿爾曼(Fernandez Arman, 1928-2005 )、賈德(D. Judd, 1928 - 1994 )、勒威特(Sol. Leweitt, 1928 - 2007)、歐登貝格(C. Odenbug, 1929 - )、摩里斯(R. Morris, 1931 - )……等,介入形而上的哲學思維,佛洛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馬丁•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沙特的存在主義、闡釋學、本體論等,去強化創作意識、創作理念、創作目的與理想,為非自發性、自立性、自主性、自律性、意識性、理性與超越理性。兩者背景略像熱抽象的感性與冷抽象的理性兩者分界的區分。

上個世紀初,1910年出現抽象藝術,其風貌脫離傳統以大自然外貌為依歸的具象描繪情結,也影響雕塑創作生態內在本質,現代雕塑外型起變化,加上技巧、題材、形式、媒材和表現方式等不斷拓展,也活絡其多樣造型風格,傾向抽象及二次元的表現形式。雖然後現代主義雕塑意向回歸傳統,但已非傳統雕塑藝術,它否定非理性,貫徹理性意識和經驗,即使為具象,也拋棄解剖、比例、對稱、平衡……等學院雕塑美感與創作要素,強調非物質性的時間、動能、過程、風力、速度、性別、觀看、內在質感、內外張力……等。

現代雕塑作品非為幻覺或幻象的平面性繪畫,不僅形體「佔有空間」、「依附空間」、「美化空間」、「實有空間」,也是雕塑實物物質的「實體空間」;這些架構在藝術家自由意志表現的絕對創意,尊重與展現藝術家自身的美感品味、創作理念、創作理想、獨特性創思等自身個性、目的與格調。

現代雕塑也擇用精神性議題,例如:孤獨、靜寂、虛空、徬徨、空靈、疏離,蒼涼……等情境,是超越達爾文進化理論的觀念與幻想的結晶,非屬物體給予的形式所下定義,甚至有機性物質的循環作用出現的生長、增長、腐敗、解體、衰頹、時間的軌跡;即使是城市的景觀雕塑,雖與觀眾、建築互動融成一體,還是重視調和物體感覺,讓觀眾感覺雙方共處在同一空間,卻各自獨立成體,有自身主體性價值的雕塑美感、美學構築與創新形式。

國內最常見的是畢卡索,1912年創立後期立體主義,引入金屬、木頭、紙板、鐵片、繩索、報紙、碎花布……等生活現成物拼貼作為創作起點。也舉未來派藝術家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 1882 - 1916)及1909年未來主義理論,禮讚生活動力、機械能、有機能,利用視錯原理讓三者結為一體,造成運動中的物象定象,去追求進行中的速度連續動態停格留痕,動態雕塑形體,完全呈現繪畫轉向雕塑的造型;德國包浩斯學院創始人之一的雕塑家畢爾(Max Bill),因探索簡潔、質樸、清晰與和諧互動可象徵宇宙本質,而轉向雕塑,再擴及建築、工藝設計、藝術教育,成為全才的藝術家。

美國雕塑家史密斯(David Smith, 1906 - 1965)從西班牙藝術家畢卡索的後期立體主義的拼貼繪畫,取其開放性結構,兼取西班牙雕塑家貢薩雷斯(Julio Gonzales, 1876 - 1942)意象性、符號性造型,轉向抽象雕塑。還有柯爾達(Alexander Calder, 1898 - 1977)早期以線性雕塑轉向平面雕塑,後來探索空氣流動的新視覺,用金屬薄板、金屬棒、金屬條等組裝成遊蕩中現出平衡感的非形象動感造型物,打破靜態雕塑形式,做出「以靜制動」,不停旋轉視覺效果的活動雕塑。瑞士畫家傑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 - 1966)的雕塑作品,追求形而上存在主義理念,探索事物的內在本質;瑞士畫家丁格利(Jean Tinguely, 1925 -1991 )搜集汽車內輪鋼圈、機械零件重組焊接,後期著重運動主體,賦予動力、結構、空間、造型、色彩等同地位,而成為機動藝術雕塑。

施力仁的自成一格雕塑創作

施力仁的犀牛主題作品,脫離上述雕塑家的創作意識,自成一格:在題材上,犀牛是世界保護動物,是自然和世界共通的語言。近期作品《金鋼犀牛》,造形帶著幾何美學特性,在《金鋼犀牛》背部帶有兩個傾斜的三角形背脊造型,施力仁稱這個設計為麒麟背;此種麒麟背的創作靈感源自幾千年前的犀牛即是麒麟的神話傳說。而《金鋼犀牛》身上的鉚釘和盔甲用了很多塊量感的切割手法。鉚釘是現代工業文明產物,盔甲則是中國古代力量與忠誠的象徵。整個《金鋼犀牛》最突出的鈦金角指向天際,象徵向上、堅持和未來。他的景觀雕塑(scenic sculpture),介於具象與非具象之間,偏向具象,卻不是傳統、封閉的造型或紀念塑像,而是可介入任何地形、地物的大自然或都市大眾生活空間,還可與人造環境結合,依設置地點、條件、材質、造形、比例等配置搭配方位、日照角度、交通動線等視覺效果,其雕塑作品和所在位置的環境產生和諧互動,創出新景觀。

施力仁的雕塑作品,沒有轉述西方現代雕塑史篇章,未受西方雕塑史束縛,也沒受台灣藝術學院的美感規範洗禮,但施力仁的雕塑語言融合西方雕塑的後現代觀念和東方博大的歷史脈絡,這樣的犀牛雕塑已豎立在許多重要的公共空間,所以稱他為台灣雕塑界的奇葩,可當之無愧。

本文摘錄自:「中國美術報」香港文匯報2014年3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