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 | 藝術家
 
Lin Chin-Chang | 林金昌  

 
b. 1961 -   Taiwanese  
 
biography | 簡歷
works | 作品欣賞
   
 
 

從九二一震災廢墟裡發現的創作靈感

     林金昌是出生於桃園的本土雕刻家,有著純樸和能耐的性格,這樣的特質我們可以從他的首次雕刻個展和作品專輯裡去發現。同時正如有位記者所描述的:「更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一位個子不高又非體格壯碩的他,竟然會選擇又硬又重的石頭來作創作,真是不可思議。」這種毅力和精神怎不令我們動容而欽佩呢!

  他將於今夏個展,為我們介紹這十年來他所潛心創作的十餘件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藉以表明他是如何不同於眾、不同風格的雕刻家。綜觀他這次所展出的整體作品,可以感受到他試圖將一種意味深長的情愫和屬於他本人的藝術語言,建立在一個極端個人化的關係點上,而這樣的情愫和意念,特別在他最近這三、四年來創作的『擠壓』系列裡顯得更為強烈,而且很明顯地與這段時間之前的其他作品風格上有所不同,這種現象對一個從事藝術的創作者而言是必然的,藝術創作者本來就該因隨時間和空間的轉移,表現不同的創作形式和內涵,也會因循材料的內容、表達的技巧和手段改變了作品風格。

    從1997年開始,林金昌專心從事石雕創作,1997-98年間,他曾參與裸體模特兒的繪畫,這段期間關注於人體美的觀察和理解,這種經驗誘使他去思索如何進行將平面的人體素描轉化成立體的三度空間,運用線、面、體的基本元素來構成結合,以儉約的造型,委婉地顯露出他所詮釋的人體美。在初期階段,他採用較為軟質的石材;如砂岩或台灣日大理石,這類石材容易表現屬於感性的、柔性的美感題材。他熟練地掌握著機具在石塊上切磋出曲面,再透過反向曲面的延伸、轉折融合切面的迴旋嶺線,這樣的實體結構經過磨光處理之後,出現幽柔光影的微妙變化,毫無疑地他試圖表現其有視覺性,以及觸覺性的感官性官能美感,我們就不難理解這位雕刻家當時的心境。弧線、曲面、圓體這些元素是屬於視覺性與觸覺性的造型符號和語言,象徵其有音樂性的韻律動感。單純地利用上述的這些手段來傳達感性美感的內容題材,是藝術家所樂於表現的一種美的類型,也是一般人都喜愛的美感形式。

      2001年的『水』,是他嘗試改變的首件作品,長方形的白色大理石框架裡,利用凹凸對稱的排列方式,來隱喻水的動勢和水的柔性以及時間的延續性。中心鑿空的部分是虛的空間,石頭本身是實體的空間,但卻被利用來傳達抽象性的意涵,在實體的對應之下,虛的空間變成了透明化的實體一水。而水在哪裡?在觀者的心裡。

      另一件作品『風』2003-2004年,似乎可以窺見另一種形式轉變的端倪,在形式上他採用一式多體,經過漸層式的彎曲、變形、排列結合而成。在三度空間領域裡要來表達"時間",往往是運用面或體的漸層式排列或者漸層次的變化這類手段造成連續性、延續性的節奏感。風是感覺得到而看不到的透明體物質,是一種動力,我們必須藉物之趨才能發覺風動,而作者是否執意要使用堅硬的石頭來表現這個比水還更無性的風呢?形式僅僅屬於藝術表現中的一種要素而已,並非全部。美是存在於有形無形的質性裡面,並非僅存在於表象的型式而已。
  1999.9.21的大地震造成台灣中部地區的大災難,山崩地裂、屋毀人亡,恐怖悽慘的情景讓人記憶猶新。林金昌的工作室正位於車籠埔斷層帶的邊緣,平日所熟悉的環境頓時毀於一旦成了廢墟,人人生活在恐怖的搖晃陰影中,他的工作室也被斷層支脈裂痕所波及,當時的環境是無法再進行正常的工作。
  2001年的『轉變』作品無就是他當時心境的寫照,從作品的標題意涵可以感受到他極力掙脫內心所承受的壓力,這些壓力有部分是來自外在的,有部分是從自己內心產生的。掙脫的力量需要靠意志力,意志力、毅力的持續永恆就是堅持,他堅持自我掙脫後將會帶來轉變。大地震並沒有毀了他,反而給他帶來了啟發性的契機,他的意志力正好適時藉助於地底板塊推擠的自然力帶給他的啟示;自然的力量瞬間翻轉了大自然,同時也翻轉了他的心。創作期間碰到瓶頸,苦思不解的時候,在未能自我突破的時候,往往需要假助於外力所給予的刺激,方能再次弓可發創作的契機。這件由白色大理石刻成的"轉變",可說是反射了他當時的心境與大自然的關係。

  一般人認為林金昌從震災的廢墟中發現了被磚石所擠壓扭曲變形的鋁罐,得來的靈感才創作了一系列的『扭曲』、『擠壓』作品,我寧願說是他內心渴望的創作慾迫使他四處尋覓屬於美的因子,而這美的因子可以被作為創作的元素,也可以被作為構思的暗示作用,以及可以被利用成替代的創作手段。他並非直接模仿他所發現的這支管子,他是透過物質的外象領悟到另一個層面,就是外力所施加於物的那種力量。「既使再硬的石頭也要讓他變軟」他簡明的意志力,他單純的構思的一項表明,這才是他真實發現的。

  選擇黑色的花崗石,是因為他認為在石材之中它可稱質地最堅硬最紮實的,尤其經過磨光後的黑花崗石,色澤黝黑得發亮,這樣的質感特別能表現出量感和力感。重量和大而有限的韌力是造成壓力的因素,壓力異於爆發力或放射性的威力,大而有限的韌性力量,是使得物體本身經受力的物理現象產生象變,但本質未變,本體也未被摧毀粉碎。他在修長的圓柱體或方柱體的中段或下半段的位置,細心刻出因擠壓而變形的扭曲現象,而這部份他保特石頭的原色不磨光,既呈灰色,與磨光的黑色柱體利用色彩與質感上的差異,強調扭曲部份的柔軟性,旨意傳達由上而下的重壓力。"硬石變軟"這是他刻意的作為,石頭怎可能變軟?除非是火山爆發的熔漿,唯有可能的是金屬管子或是塑膠管子,經過高溫高熱後再受到壓力便會產生扭曲變形。而林金昌則是利用不可能發生此現象的石材,來模擬仿傚其他材質的可能現象。這是一種寫實的手法,但他寫實的對象並不是一般的具象內容,而是物質的變象或物質的非尋常狀態。當我們欣賞他的作品時 ,他的作品材料已經不是石頭了,只是他用來創作的―項媒介物而已,任何材料一經被創作者使用在創作表現上時,這個時候的材料―媒介物,就已經脫離了本身的物質性,進一步被轉化成了構成藝術性或是達成美感的一種素材。

     林金昌在今年2005完成的『造境』(台灣黑色大理石),是運用四塊正方形的面體次遞旋轉扭曲,整體的造型看來,中間的兩塊方體透過扭力的連貫性,被兩側較大的方體拉引懸浮起來,而形成迴旋的動態。兩側的方體向中央傾斜隱含動勢。進一步來分析這四塊方體的互動關係;由左而右的排列次序為―待動→動→動→反向待動,由右向左的排列次序為―待動→動→動→反向待動,如果將以上這兩者的次序串聯起來,便成為―反向待動→動→動→反向待動←動←動←反向待動→如果如此循環下去的話,就恰似鐘擺。以這個觀點而論,反觀他過去的『轉變』、『扭曲』、『擠壓』的作品;『轉變』和『扭曲』,其動勢為由左―靜+扭力→動<變形>←反向扭力+靜,左右正反方向的動力產生變形之後,力量就此分散消失,情況回復靜態現象。『擠壓』則為由上―靜+壓力→動<變形>←反壓力+靜,上下相向的力量也在產生變形之後發揮盡了,狀況回復靜態現象。以上的分析讓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到不可見的藝術性層面。藝術性的介面可分形而下的其象世界和形而上的抽象領域。如果藝術家的觀念只在造型範圍求變化,那他的作品將被界定在何等的藝術性的介面裡?假如藝術家將不可見的抽象的藝術性層面,藉著造型形式透過隱喻、象徵、暗示方式流露顯現,那他的作品又是被界定在何等的藝術性的領域裡?這就端賴藝術家在原創構思之初的思想觀念是以何者為發動的根本
。我們一方面感到興趣,一方面也會關心到藝術家他們所追求的領域;是將他所理解的事物擺在美之上?或者是將美融入他所理解的事物裡?

 
 
works | 作品欣賞
 
Bud
含苞待放
32x30x85cm
Habitat

50x18x63cm
Joy

黑色花崗岩 48x22x60cm
2006
Postures
放下身段II
黑色花崗岩
33x24x75cm
2005
Wind Dance
風之舞
花崗岩
56x27x45cm
2004
Go To | 回頁首
 
回首頁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