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齊先生早年曾從事木版畫創作,以安徽皖南古鎮西遞村的古建築為題,表現出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面臨當代的狀況,以及對歷史文化的感懷,代表作《西遞村系列》奠定了畫家應天齊在中國版畫界的重要地位。
在《西遞村系列》中,應天齊同時並置了純黑色域和皖南民居古建築、現代抽象構型和古典具象寫實兩種造型,同時交織了理性與感性,應天齊對兩面都投入了極為內向的深度體驗,最終導致了1994年的《告別西遞》。
告別並不是結束,告別意味著超越。應天齊以單純的繪畫藝術創作轉向思考當代文化在歷史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作為一位當代中國著名的版畫家,應天齊不斷反思版畫藝術在今天攝影與現代印刷複製技術影響下的文化功能與價值。
應天齊長年版畫創作中對於材質的思考和嫻熟的駕馭材質的本領,在新作中得到很大的發揮,在創作手法上應天齊同樣運用了實物拼貼、木版紋理、色料手繪的綜合媒材表現法,營造出一種獨特的二維平面與三維空間共生的視覺效果。
在應天齊的現代繪畫作品中有一個重要特徵是對於黑色的運用,黑色絕不只是一種隨意的選擇,而是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徵意義。黑色給人以莊重、肅穆、儒雅的情懷,然而,在繪畫中大塊沉重的黑色也會給人的心情帶來壓抑與陰霾的感覺,同時也給人以歷史深處的憂思。
2001年1月1日在新世紀到來的零點時刻,應天齊在深圳大學校門口舉辦砸碎黑色行為藝術,並將破碎的黑色玻璃圖形印製成《碎裂的黑色》系列版畫。在破碎的黑色塊面裂痕中終於顯現出白色的光感。正如藝評家王林先生所言,「對應天齊而言,裂縫是一絲亮光,也是一種解脫。」同時這也是一線對未來的希望之光,應天齊用藝術行為實施一種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