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倩梅:淡妝濃墨的黃金甲
文|柯孟德
瞿倩梅的作品融合了東方傳統與西方當代藝術,呈現出深刻的文化交融。她如同同胞藝術家潘玉良(1899-1977)一樣,經歷過豐富的人生歷程,這些經歷不僅塑造了她的藝術視角,也賦予她作品獨特的生命力。她的畫作彷如《滿城盡帶黃金甲》,以細膩的筆觸和濃烈的墨色表現內心的深沉思考,帶來視覺上的震撼與情感的共鳴。
歲月的積澱
瞿倩梅,1956年10月10日⽣於浙江里安。她自幼研習⼭⽔畫。她回憶道,「我們小時侯學畫,《芥⼦園畫譜》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我們的必修課,雖然現在看來,它對我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有限了。」浙江的⼿⼯業非常發達。瞿倩梅那時非常喜歡觀察家具的上⾊⼯藝。放暑假的時候,她就去傢俱廠裡當學徒,她描過⾦,貼過花。在傢俱廠的經歷,還讓她了解到隨著上漆和拋光的次數不同,傢俱表面的⾊彩和⾊調也會隨之變化。⽽對⽊頭的浸泡過程,會改變其密度和穩定性,⽊頭的內部結構就像化⽯的形成⼀樣,慢慢地發⽣了改變。⼀⽅⽔⼟養育⼀⽅⼈!浙江是⼀個沿海地區。⼤家可以常常在海邊發現巨⼤的牡蠣化⽯或者貝殼。殊不知牡蠣殼磨成粉後正是⼀種珍貴的顏料!它後來也常常出現在瞿倩梅的作品中。
1979年,瞿倩梅考⼊里安師範學校,學習中國傳統書法和繪畫。歲月蹉跎!然⽽東邊不亮西邊亮。1986年,瞿倩梅離開中國,定居巴黎。在異國他鄉,⼀ 切都要重新開始。在巴黎,她認識了像王衍成這樣的中國藝術家。王衍成引導她,⾛進了⼴袤的抽象藝術的殿堂 。抽象與具體,相輔相成,就像陰陽兩極,它們永遠處在⼀種動態的平衡中,很難以⼀種⽅式把它們概括起來。
世異時移,重歸故里
2008年,在外漂泊了⼆⼗⼆載之後,瞿倩梅決定重歸故里。她接受了好友馬路的建議,來到了位於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油畫,師從張元教授。她的作品既有⾊彩又有厚度,⼀問世就被邀請參加各類展覽。從那時起,她不停地創作,不斷地創新,用⾼嶺⼟,用朱砂,用紅⽊做材料,創作出了⼀些又⼤又重又厚的巨作。空間的時間化貫穿於她的作品中,並引起了⼤家的關注。她也在「五⼈幫——塔皮埃斯、蘇拉熱、哈同、朱德群和趙無極」中找到了創作理念上的共鳴。2012年4月,樂隆畫廊舉辦了塔皮埃斯的個展。瞿倩梅⼀有時間就泡在畫廊裡。「近墨者⿊」!是⼼⼼ 相印也好,是命中註定也罷,看了塔皮埃斯的作品,她就自然⽽然地去找蘇拉熱、哈同、朱德群和趙無極的作品看。雖然他們的作品形式不同,背景各異,但是字裡行間,卻又在同呼吸、共命運。就像蘇拉熱,他會盯著孔克教堂裡從巨⼤的彩⾊玻璃投下的光出神 ,他會看著蘇拉 熱博物館裡的「超⿊」作品發呆⼀樣。⽽朱德群則癡迷於研究如何在畫布上讓顏料與背景相映成趣。
滿城盡帶黃⾦甲
瞿倩梅能夠駕馭這種強烈,甚⾄有點霸道的⾦黃⾊,讓它變得引⼈⼊勝。她能夠讓⾦黃⾊自成⼀體, 與整版的綠⾊和藍⾊相輔相成。在古代,皇宮裡的畫師常常在滾筒上塗抹顏料來演繹⼭⾼⽔長,⽽⼭勢的挺拔則通過輕描淡寫的⽔墨來點綴, 最後塗上藍⾊和綠⾊的顏料。這和瞿倩梅的技法有異曲同⼯之妙。王希孟(1096-1119)是北宋時期的畫家,青綠⼭⽔畫的代表⼈物。 張⼤千(1899-1983)對⾊彩的爆發⼒特別敏感。他用誇張的,甚⾄是戲劇化的筆法演繹著荷花的花開花落,荷葉的⼀歲⼀枯榮。⽽對於瞿倩梅⽽⾔, 則是另⼀回事。她創作了⼀個屬於她的世界,⼀個感性的世界,⼀個充滿了感觀刺激的世界……她可以讓黃⾦甲馳騁在藍綠之間,仿佛戎馬倥傯的將軍在巡視著邊陲。這又讓我想起了赫庫勒斯·賽格爾斯的作品。赫庫勒斯·賽格爾斯是偉⼤的荷蘭畫家、雕刻家,1590年前後出⽣於哈倫,1638年前後仙逝於阿姆斯特丹。⽆論是在他的⽔彩畫中還是在他的雕刻作品中,有與⽆, 實與虛, 通過凹凸的線條呈現出來,似有似⽆,如夢如幻,仿佛將⼈帶⼊了⼀個異度空間。
赫庫勒斯·賽格爾斯以其版畫⽽聞名,他主要創作風景畫。他採用銅版雕刻技術試圖在彩紙或畫布上展現繪畫效果。這種非常新穎的技法需要在每次印刷後都用刷⼦重新給銅板塗上顏料, 這就使得每幅版畫都是獨⼀⽆⼆的。他通常用彩墨將作品拓印在預先準備好的畫紙或畫布上。⼀版印刷完,就重新給範本上⾊。然後裁剪畫紙或者畫布,以符合版面與空間的要求。這種複雜的技法,我們在瞿倩梅的⿊⾊系列作品中也能看到。這個問題我們之後再討論。 兩位藝術家雖然相隔了數個世紀,但是在藝術創新領域,他們孜孜以求, 志同道合。
抽象畫與信仰
是單⾊還是彩⾊呢?和其他抽象派畫家⼀樣,瞿倩梅也認同⼀畫⼀世界的觀點。作品的內容就是畫家把他們在塵世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呈現到畫面上並固定在那裡。這是⼀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過程。準確地說是畫家把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的頓悟以藝術家自⼰的語⾔表達了出來。西藏之⾏,對瞿倩梅產⽣了深遠的影響。藏民們三步⼀跪, 五步⼀拜, 七步⼀叩首! 他們對佛教虔誠的信仰和苦⾏僧般的修⾏深深打動了瞿倩梅。⼀從西藏回到北京,她的創作風格就變了。她在歷史的塵埃中看到那星星之⽕。這星星之⽕,可以燎原!
這個重⼤的轉折引出了⼀個重要且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彩在繪畫中的地位問題。無論是⼟⾊、 赭⽯⾊這樣的單⾊,還是後來有了燎原之勢的彩⾊。無論是⾦⾊、朱砂紅⾊,還是她自2011年起創造的具有代表性的⼤漆彩⾊。皆是如此! 後來它們都被應用到坦培拉的創作之中。
瞿倩梅的作品⼤小各異。就像這幅讓⼈震撼的⼤畫,四米多長, 兩米多寬。上面還使用了諸如硨磲粉、⼤漆這樣的昂貴顏料來增強其視覺效果。 旁邊那幅六平⽅米左右的正⽅形的作品,仿佛要⼀飛沖天,⼀看就讓⼈想起了德拉卡瓦。她的圓形的坦培拉作品更讓⼈瞠目結舌。普洱茶被用來當作顏料, 增強了作品的厚重感。丙烯的使用,仿佛讓⼈看到了奧迪隆·雷東(1840-1916)的夢 境。其他綜合材料的使用還讓我想起了杜布菲的非主流藝術作品中讓⼤家熟悉又陌⽣的質感,提醒⼈們自然界中蘊藏的神⼒,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於是我們如同站在⽯窟壁畫之前,在畫面的突兀與反差之間,感受著⼤自然的鬼斧神⼯。
從原創到多樣化
然⽽,在瞿倩梅近期的⿊⾊系列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單⼀的顏⾊同樣煥發著活⼒。⿊⾊在深淺之間的自由湧動, 千變萬化,讓我明白了為什麼中國藝術家對這種顏⾊情有獨鍾。在西⽅,蘇拉熱也在不斷地挑戰「超⿊」。瞿倩梅2022年的作品「夜上海」,帶給⼈⼀種強加於⼈的衝擊⼒,讓⼈窒息,讓⼈⼼ 碎。然⽽在絕望之間,仿佛又在訴說「⿊夜給我了⿊⾊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尋找光明。」從藝術評論角度來看,線條紋路的不斷發展表明了時間在不斷滲透到空間裡,⽽空間就是作品的⼀部分。⼀ 層層地塗料,⼀次次地打磨,才塑造出了這樣⼀幅動⼈⼼弦的畫面。使用⼤漆,她也是充分考慮了⼤漆的物理屬性和它能夠在畫面上形成小凹凸的視覺效果。在近期的⼀次訪談中,瞿倩梅說:「作為⼀個⼥性藝術家,我當然知道如何表達⼥性陰柔的、甜美的⼀面;但是,⽣命中的無常也讓我明白了⼥⼉當自強。我的作品中同樣充滿著陽剛之⽓和不屈的⼒量。」
近來,瞿倩梅又和造紙⼯藝較上了真⼉。 因為她對紙張的質地和重量嚴格要求,她去了趟安徽, 實地考察造紙廠的⼯藝和設備, 並詳細瞭解了紙張的製造過程。回到上海之後,在上海雅昌出版社的支持下,發⾏了⼆⼗幅限量版的版畫。印刷的紙張全部從日本進⼝,因為這種紙張對液態和⾼密度的顏料耐受性強。
道法自然,瞿倩梅堅持選用天然的顏料進⾏創作。為了獲得優質的顏料,就像貴州產的⼤漆,安徽產的⽯青和朱砂,她不斷地和當地的經銷商溝通,精挑細選。這種藝術家與顏料經銷商之間的關係讓我想起了在歐洲,有些畫家為了保證自⼰作品的特質,常常會指定⼀位或者⼏位顏料經銷商專門為自⼰提供顏料。各⾊顏料的加持能夠讓這些⼤⽓磅礴的作品煥發青春。濃稠的顏料凝成的表面也總讓⼈想起那些恢宏的⽯窟壁畫。千百年來,它們就靜靜地待在那裡,仿佛在看著我們⼀樣 …… 它們也在動,轉瞬即逝, 縱橫的肌理似乎洩漏了它們的蹤跡。 這種蘊含著道家和自由主義的創作思想又與蕭勤(1935年出⽣於上海)的理念不謀⽽合。藝術創作是藝術家的內在需求。置身顏料中,瞿倩梅就像⼀個神奇的魔術師,激情地演繹著⼀場場的獨角戲。
瞿倩梅的創作還在不斷地演變中, 就像⽣命的躁動⼀般, 沒有規律地迸發著。她的作品引⼈⼊勝, 能在不知不覺間將觀者帶⼊藝術家的世界, 聽她講述畫裡畫外的故事。毫無疑問,若想⾛進藝術家豐富的感官世界, 沒那麼簡單。但是,當您駐⾜在她的作品之前, 感受⿊⾊的深沉,彩⾊的濃郁, 以及「滿城盡帶黃⾦甲」的⼤器時,其實您已經⾛進了她的世界。這⼀片⾦黃又讓⼈想起了錫耶納繪畫。錫耶納畫派的⼤師們用⾦葉打底,來表達神的完美和神性的光輝。 ⽽藝術家,就像其中的⼀片⾦葉,灼灼⽣輝!
作者簡介:
柯孟德博士(Christophe Comentale)是藝術史博士及漢學家,擁有中國藝術史與考古學的博士學位及法國教授資格(HDR)。他是法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榮譽首席館長,也是北京中國民族博物館的特邀研究員和山東臨沂考古與文化遺產博物館的榮譽研究員。他在天主教學院教授中國藝術(專攻亞洲),並在巴黎文化中心講授相關課程。此外,他擔任展覽策展人,曾在中國生活七年,並撰寫有關中國藝術與圖像的書籍和文章。
除了撰寫有關瞿倩梅創作的多篇文章外,他還發表了關於多位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的評論。在教研領域,柯孟德博士亦有建樹。他在法國天主教學院和巴黎中國文化中⼼教授中國藝術史。他曾在中國⽣活了七年。他曾擔任中國日常⽣活博物館(洛代夫) 的科學顧問,中國少數民族博物館(北京)研究員, 臨祈考古與文化遺產博物館(⼭東)的名譽研究員。2023年底,他的著作《中國百年藝術》第二版由Canoë出版社出版,2024年1月,他的常書鴻專著由北京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2024年2月,他的張華專著由巴黎Fenouil出版社出版。他著有《中國的吉祥圖像》(2004)、《中國的同性戀者》(2005)、《中國創作者肖像》(2009)、《中國百年藝術》(2010)、《藝術書籍之書》(2013)、《針灸師勝過犬隻》(2014)。科蒙塔勒曾策劃多場展覽,其中包括2007年在台北舉辦的《藝術家的書籍:從馬蒂斯到當代藝術》